物聯網由幾個技術層級組成,這些層級使普通事物能夠共享數據,并最終提供智能、自主行動和價值,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本身的質量。因此,傳感器是物聯網技術堆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也是每個物聯網系統開發中的成敗要素。 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傳感器,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物聯網中常見的十種傳感器。
傳感器類型
傳感器可以是獨立的設備,也可以嵌入到普通物體或機器中,以使它們變得智能。根據要測量的物理現象可以將其分為幾個不同類別。下面是在物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一些傳感器類型。
▲聲音和噪聲傳感器
智能聲音傳感器能夠監測給定環境中的噪聲水平。聲音傳感器系統能夠測量并提供數據,以幫助防止噪音污染,因此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溫度傳感器
這種最基本的傳感器適用于各種物聯網用例,在這些用例中,跟蹤空氣、工作環境、機器或其他物體的熱狀況至關重要。溫度傳感器在制造工廠、倉庫、天氣預報系統和農業中特別有用,其中對土壤進行溫度監測旨在提供平衡且最大化的作物生長環境。
▲濕度傳感器
雖然它們最明顯和最廣泛的用途是在氣象站中報告和預報天氣,但令人驚訝的是,濕度和水分傳感器也廣泛用于農業、環境監測、食品供應鏈、暖通空調和健康監測。
▲光傳感器
依靠環境光線強度,智能電視、手機或電腦屏幕能夠通過光傳感器來調節亮度,但是用于檢測環境光線的傳感器不僅在消費電子產品中很常見,而且在智慧城市應用中也很普遍。它們越來越多地用于調節路燈或城市照明水平,以提高經濟性。
▲水位(液位)傳感器
為了防止自然災害,水位監測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可用于洪水預警系統進行分析和預測。除了環境保護之外,該傳感器還可用于各種工業應用,以控制和優化制造流程。
▲存在與接近傳感器
通過發射電磁輻射束,這種類型的傳感器能夠感測其目標物體的存在并確定兩者之間的距離。憑借其高可靠性和長壽命,它們迅速進入了智能汽車、機器人、制造、機械、航空甚至智能停車解決方案等眾多物聯網領域。
▲圖像傳感器
圖像傳感器將光學數據轉換成電脈沖,使連網設備能夠觀察周圍環境,并利用從所提供的數據分析中獲得見解,以采取行動。(來源物聯之家網)每當需要智能設備“看到”周圍環境時,就會使用圖像傳感器,其中包括智能車輛、安全系統、雷達和聲納等軍事設備、醫療成像設備,當然還有數碼攝像機。
▲運動傳感器
智能建筑系統可能是運動傳感器最常見的物聯網用例。盡管這一明顯事實大體上是正確的,但除了幫助監控私人或公共空間免受入侵和盜竊之外,運動傳感器的使用正在擴展到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智能攝像頭、自動化設備等許多其他方面。
▲陀螺儀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的任務是檢測旋轉并測量角速度,這使得它非常適合導航系統、機器人、消費電子產品和涉及旋轉的制造流程。對于更日常的物聯網應用,陀螺儀傳感器越來越多地安裝在運動員使用的物聯網設備中,以精確測量身體運動,以分析和改善他們的運動表現。
▲化學傳感器
檢測化合物(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傳感器是工業安全系統、環境保護解決方案以及科學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它們已經在物聯網支持的空氣質量監測中站穩腳跟,這有助于城市抗擊空氣和水污染的有害影響。
不要小看傳感器在物聯網的作用,傳感器是一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型設備,但它可將數據饋送到物聯網系統,而這是構建機器智能的真正基礎。